第一千零八十四节 匈奴最后的指望-《我要做皇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高级将领,太宝贵!

    尤其是经历这样一场大战的高级将领的经验,尤为珍贵。

    但现在,灞上军和棘门军的两个骑都尉一死一伤。

    队率以上军官,损失惨重。

    甚至可以说,灞上军和棘门军的骑兵建制已经不复存在。

    最少需要三年才能恢复过来。

    而倘若那些军官能活下来,要不了半年,灞上军和棘门军就又能活蹦乱跳的走上战场了。

    “今天,诸君将我军战死者的遗骸尽量清理出来……”郅都对左右的官员吩咐:“明日,吾将亲帅全军将佐,为阵亡将士入殓!吾将亲自上书陛下,请将诸将士遗骸,葬入茂陵!”

    这些英雄值得陪葬帝陵,与天子同在,永享祭祀的荣誉!

    在过去,陪葬帝陵,这是只有高级贵族和两千石以上大臣才有的资格。

    但今上即位后,修改了这条规则。

    今上,准许了大量的义士、英雄,陪葬霸陵和阳陵。

    特别是吴楚之乱中死王事的官吏、士兵,都被准许陪葬阳陵。

    还特地在阳陵之南,背阴之地,为这些官吏、士兵,单独建立了一个陵园。

    这是现在汉家天下百姓心里的最高荣誉。

    陪葬帝陵,不仅仅意味着可以得到国家祭祀,更意味着自己的先人在九泉之下依旧能得到先帝的庇佑!

    更是一种拉近刘氏和天下官吏、百姓之间距离的办法。

    毕竟,皇帝高高在上,寻常人连见都见不得。

    在以往,哪怕你对皇帝再忠心,皇帝也不知道啊。

    而且,对中国的贵族士大夫以及百姓来说,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。

    社稷是刘氏的社稷,与多数人,还真是没有什么关系。

    食君之禄,忠君之事,已经是很了不起了。

    但,假如某人的先人,葬在帝陵。

    这就不同了。

    这意味着此人的祖先与先帝同在,这意味着此人既是皇帝的家臣,家兵、家官。

    这意味着,忠臣和义士,不用在担心皇帝不知道你。

    忠臣义士死后,无论高位高低,只要具体事迹被确认,就可陪葬帝陵。

    死后依然追随自己的君王,在九泉之下,辅佐和侍奉。

    上次马邑之战的战死者,就全部被准许入葬茂陵。

    天子亲自参加了战死将士的葬礼,还下诏赐予这些将士每人一件冥器,准许他们在九泉之下,依旧为其臣子。

    同时准许这些人的家族,在他们的灵位上,铭刻上一个‘御’字。

    这极大刺激和鼓舞了汉军的士气。

    此时,郅都将这个事情说出来,也算是一种安慰和告慰。

    将收敛战死者遗骸,同时装殓的事情视察了一遍后,郅都回到汉军大营,等待他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。

    首先就是要接见那些投降的夷狄。

    此战,汉军重创了匈奴两个万骑(休屠部族和须卜氏族),彻底歼灭了当屠氏族的万骑,缴获了当屠氏族的大纛。

    同时逼降了浑邪部族的万骑,另外还有上万夷狄投降。

    这些夷狄,都是先前被驱赶来的炮灰。

    模样有些怪异,既不像匈奴,也不像中国人种。

    据他们所说,他们是被匈奴灭亡的大宛遗民。

    同时,他们跟大夏王国有些关系。

    大宛什么的是哪个犄角疙瘩的夷狄之国?郅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但这大夏就不得了了!

    刘氏遗落在外的亲人啊!

    当今天子甚至说过‘不复大夏,朕妄为人子,愧对先帝及列祖列宗。’这样的话。

    所谓皇帝动动嘴,臣子跑断腿。

    君王的意志,既是大臣的目标!

    所以呢,郅都直接无视了大宛人的样貌,反正,这个事情是天子要去考虑的问题。

    大宛人既然跟大夏有那么一点点关系,那就留下来吧。

    正好汉军也需要大量的免费劳动力。

    至于那浑邪王的投降,倒是有些意思。

    作为汉室高层,郅都当然知道,大鸿胪公孙昆邪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说服浑邪部族归汉。

    甚至将此事列为了大鸿胪衙门的重点工作。

    而现在浑邪王降了他郅都。

    “公孙老儿,估计要跳脚了……”郅都在心里笑了一声。

    但公孙昆邪的意见和态度,无足轻重。

    大鸿胪衙门甚至都已经快被排挤出九卿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