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两百五十节 调整(2)-《我要做皇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毕竟,这优待勋臣和贵族,自古就是传统了。

    哪怕是号称暴秦的秦帝国,尚且要讲人情,给贵族和勋臣以及高官的子弟优待。

    所以,当下就有人弱弱的说道:“伏唯陛下口含天宪,动合阴阳,履则乾坤,只是……陛下,自古荣养功勋贵戚,圣王之道……岂不闻,右贤左戚,国之根本……臣愚昧不达大义,死罪死罪……”

    这就是要拼命也要给自己和自己的后代留下一些特权了。

    虽然,他们的特权本就已经强大无比。

    刘彻略一沉吟,也知道,这个事情一个处理不好,恐怕要出麻烦。

    中国政治,最最重要的就是一个‘以理服人’。

    道理讲不通,那就必然有的是人会满腹委屈。

    相反,只要道理讲通了,则是无往而不利。

    就好比刘彻的祖父太宗皇帝,一个从穷乡僻壤来到长安即位的皇帝,本身并没有什么力量。

    但就是靠着‘讲道理’,生生的肢解了庞大的元老勋臣集团,放逐周勃等老臣,建立起无上威权。

    也像前不久的石渠阁之会,刘彻也是靠着‘讲道理’,借着儒家的嘴巴,拆散了强大的三老集团,至少,子孙后代基本上不需要再担心遇到门阀政治这种可怕的怪物了。

    当然,怎么‘讲道理’,也是一门学问。

    刘彻自也明白,在如今的中国体系下,想要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,那是痴人说梦。

    便是表面上的公平公正,也基本不可能。

    你看那些列侯们,只要一日还是列侯,就一天拥有强大的人脉和社会资源。

    他们的子嗣,一入伍,起点就至少是中级军官,甚至不乏有人入伍即为校尉、都尉的。

    这是公平公正吗?当然不是!

    但所有人都习以为常。

    不过好在,这考举之事,真正的列侯和军功贵族们,向来不爱。

    最多就是派几个不成器的庶子和侄子来凑个热闹,谋条出路。

    家族的精英,真正的优秀人才,还是将眼光放在军队和兵事的锻炼上。

    毕竟,汉家的体制,文官永远都被武将压一头。

    一般来说,假如有可能,不会有军官想要转为文职。

    相反,各级文官,做梦都想要领个军职。

    毕竟,这天下,只有军中方有黄金屋,也唯有军中可得颜如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