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原本邑这个行政框架的权利,辛屈想了几天,调整了财税方案。 邑的财税,不需要调拨给县,而是直接调拨给中枢的司徒。 也就是说,从现在开始,县的财税,四六开,县留下四成,六成转运给司徒。 邑的财税五五开,一半自留用度,一半上缴。 而乡、村是氏封,也就是财税交给封地的勋爵。 社的财税则是五三二。 一半自留,三成交给邑,两成交给县。 这样一来,县除了本地的镇郊需求,还得盯着社这边的税,毕竟这也是一大笔款子,能让县在一定程度上,反哺自身的发展。 这么梳理完财税的事宜,辛屈并没有将转运使弄出来,因为现在不需要转运使,也没几个钱,真正能供给中枢使用的,还是司农、典客这两个行当。 司农麾下增加了治粟使。 典客麾下增加了总商局。 两个新的衙门出现,将承担国营资产的集中。 所以,这就是为什么司农阿启带着人到处去划分行政区划,就是为了多留点底子。 治粟使需要盯着公田与农场的田土。 这些地方主要是奴隶、归化人耕种的地盘。 虽然未来会有一部份土地变成归化人的家田,但辛屈已经开始画红线了。 他还是喜欢将各种问题提前扼杀。 所以,学生回家之后,每天都在干活,比训练更加累人。 但他们不敢抱怨,因为学校又接到了通知,老师要下乡家访,看看学生们干得怎么样,学校之后要评分。 凡是挂钩到了评分之上,学生们再哀哉,也得咬着牙干活。 虽然心中将辛屈骂了不知道几百遍。 但辛屈也是有理的。 这个时代的战争是什么样的? 不就是屯田、收获、开战、攻略、俘虏、受降、归化、再屯田的这一套循环吗? 有辛氏变成燕方开始,流动性大大降低,半农半牧的情况下,已经很难随便乱跑了。 所以想要打赢经略天下的战争,就需要不断的将敌人的土地,变成自己的土地,变成自己的底蕴,让自己的发展不断壮大。 这就是为什么辛屈调整了财税分配,也特地停止对外大规模用兵两三年的原因。 生产才是硬道理! 总之,时间过得飞快。 第(2/3)页